首页

优美足sm

时间:2025-05-26 02:34:43 作者:800余名中外学者齐聚昆明 共话农业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浏览量:79011

  中新网9月28日电(记者甘甜 孟湘君)重温“李约瑟之问”,中国给出了怎样的答案?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,西方如何才能真正读懂中国?9月27日下午,由中新社主办、中新网承办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“东西问·中外对话”分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。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和国际儒联副会长、德国汉学家协会主席、德国图宾根大学资深教授施寒微(Helwig Schmidt-Glintzer)与会,并就上述问题展开深入探讨。

资料图: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。

  论坛期间,谈及英国学者李约瑟发出的“李约瑟之问”——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,施寒微指出,“李约瑟之问”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问题。

  施寒微在发言中说,“产生于欧洲的现代性已经改变了世界。这种现代性究竟是好是坏,我认为还需要进一步讨论。”他同时指出,“我们也看到,中国已经迅速迎头赶上。现在的关键是,西方或者欧洲和中国已经到了一个互相学习的阶段,我们不应再讨论究竟谁是赢家,谁是输家,而是去想象一种有诸多赢家的未来。”

  王博对此表示,文明的多样性意味着不同的发展道路,世界上很多文明都是在互相学习。他认为,重要的是,当意识到科学技术本身的重要性时,应当去思考如何给科技的发展和创新,提供一方好的土壤。此外,科技和人文都会共同提供价值和现实,忽略任何一方面,都可能给世界带来一种不平衡。

资料图:国际儒联副会长、德国汉学家协会主席、德国图宾根大学资深教授施寒微。

  那么,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,西方如何真正读懂中国和中华文明?对于欧洲学者所提出的观点——中国并非一个像西方语境下那样的“民族国家”,中国的主要特征来自于中华文明的历史,而西方一直试图用西方的方式来理解中国,这样的情况,又如何解决?

  施寒微在论坛上表示,当下的欧洲由许多“民族”组成,但缺乏真正的凝聚力。他认为,需要寻找新的方式来重新组织文明的形态,中国的实践就是一种很好的注解。

  王博也认为,对中国来说,现代国家的构建跟中华民族的构建是一体的。但是,中华民族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国家,所以,应当找到一种新的方式。他强调,读懂一个国家和一种文明并非易事,关键是要确立起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态度。(完)

【编辑:何路曼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尼日尔发生越狱事件 事发监狱关押有极端分子

“线上,我们利用企业的微信群转发最新医保征缴政策以及缴费渠道,引导外来人员自愿参保、积极参保。线下,我们通过召集企业主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关知识培训,增强企业主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了解,然后通过企业日常晨会中进行宣传动员。”丰门街道相关负责人说。

云南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8项、国家标准1206项

据介绍,作为世界知名的音乐剧IP之一,音乐剧大师安德鲁·劳埃德·韦伯创作的《剧院魅影》在音乐剧舞台上活跃了37年。2010年,他呕心沥血创作的《剧院魅影续作:真爱永恒》在伦敦西区进行全球首演。2023年,这一曲浪漫乐章在中国全新复排、重新奏响。

四川省眉山市政府原副市长冉登祥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

进口片方面,《猩球崛起:新世界》《头脑特工队2》《哆啦A梦:大雄的地球交响乐》等一批受到广泛期待的影片,均有望于年内和观众见面。

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在河套揭牌

7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,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推动人大监督制度更加丰富完善,更好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,让人民监督权力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,用制度的笼子管住权力,用法治的缰绳驾驭权力。

深圳已进入暴雨防御状态 暴雨预警升级为橙色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